我們的存在

我們的存在

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

流行歌唱技巧(一)

流行歌唱技巧(一)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amore-band/article?mid=69&prev=105&next=48&l=f&fid=13

許多朋友對唱歌都有幾個很常見的問題:
所謂丹田發聲,是唱歌時整個腹部下方都用力嗎?
何謂胸腔共鳴、鼻腔共鳴、頭腔共鳴,怎麼知道自己的聲音有共鳴出來?
唱歌的時候尾音都處理不好,是所謂的氣不足嗎?
等等問題…
以下我簡單的向各位解說。

腹式呼吸法就是我們所謂的「丹田」
它是一種呼吸方式,唱歌搭配腹式呼吸法可以使你唱歌時的氣變的更長、更穩。
首先,你先呼吸一大口氣到肚子裡,直到肚子撐到不能再撐
再慢慢的發出「嘶」的聲音把氣平均的吐出來,要記住在吐氣的同時肚子還是撐著的哦
而且發出「嘶嘶」聲的時候不能斷斷續續的,盡量維持平順
直到氣吐完,腹部最用力的那個位置,便是我們所謂的「丹田」
請每次的換氣都要將氣吸至這麼深。

唱歌時的正確發聲,除了剛才提到的腹式呼吸法以外
要確認你除了肚子以外,有沒有不該用力的地方用了力?像是:肩膀、脖子…等等。如果你這幾個地方出力了,會發生以下幾種狀況:1.  聳肩2.  臉紅脖子粗3.  前胸與肩膀同時隆起4.  只有下巴揚起
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呢?
請你發出一個長音,在你自己比較中音域的位置,試著在拉長音的同時,朝左朝右看,轉動你的頸部。如果這個長音還是平穩的持續著,表示你沒有使用喉部或是頸部的肌肉去唱。
再試試發出一個你自己音域中,較高位置的長音,
了檢查你的腹部一樣收緊外,檢查拉長音的同時肩膀有沒有上聳。如果開始發現你肩膀開始用力,就是你開始用不正確的發聲位置在唱歌囉。

另外提到幾個共鳴位置:胸腔共鳴鼻腔共鳴頭腔共鳴通常我們在一般的流行音樂唱法中,都會使用到這幾種唱法。
簡單的介紹你如何分辨與練習。

胸腔共鳴:通常用於較低音域的唱法。你可以試著找出自己的最低音,去試著平穩的唱出幾個長音或短音。一手可以按在胸前感覺其共鳴,另一手放在丹田檢查你的發聲位置還是正確的。

鼻腔共鳴:通常用於中音偏高音域的唱法。雙手掌心向自己,放在臉的前側約一個拳頭的位置。試著唱幾個自己的偏中高音域的長音,你可以感覺到鼻腔微微震動。一般我們聽到自己的聲音都是氣流經過臉頰傳到耳中,還有自己口腔內的共鳴。所以才會有人進錄音室聽到自己真正錄出來的聲音認不出來…此練習可以聽到聲音從你手掌反彈回來的正確共鳴。這才是你真正的聲音。

頭腔共鳴:通常用於高音域的唱法。這是一般人比較找不到的發聲位置。如果硬要在一般人身上找出類似的發聲感覺的話,
各位可以試試腳站與肩同寬,身體前傾至頭向下,
在這樣的狀況試著再往自己最高的音域衝看看。
可以感受到頭皮震動發麻、甚至暈眩感。這是我覺得一般人最容易體驗到頭腔共鳴的方式。
當然正確的頭腔共鳴是不能一直這樣做,這就要看歌者丹田夠不夠後續力再往上衝了。
唱歌時氣不足,通常是你的呼吸使用不夠順暢。有很多人會建議跑步或游泳訓練肺活量,但並不是肺活量好歌就會唱得好。在你唱一個樂句前,請確認你吸飽氣後,「分配」著將整句唱完。不要在第一、二個字就把所有的氣都用光了!如何分配就要看樂句的線條了…
身為職業駐唱歌手的我認為,
唱歌技巧很難用文字就完全轉化教學給另一個人。它是一種把身體當樂器的深奧學問,需要個人的體會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更愛唱歌,覺得唱歌不是件太遙不可及的事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